江苏泰兴的黄桥烧饼是祖上留给泰兴人的瑰宝。
那日去泰兴朋友家做客,下午去泰兴城区转悠。逛完仙鹤湖准备返回,大家感觉饥肠辘辘。走过一条不知名的小巷,闻到一股十分诱人的香味,直让人馋涎欲滴。循着香味过去,看到一家很小的店铺,门口撑起一把油布太阳伞,里面放一透明玻璃柜子,柜里是一个个诱人的饼子。
店内两位女人一老一少,见我们进来,便问:“是买黄桥烧饼的?”原来这么简陋的地方,就是卖大名鼎鼎的黄桥烧饼的地方。那年长的女老板侃侃而谈:“目前,我们这黄桥烧饼店出售的一般是圆形的和椭圆形的两种,咸甜皆备。
烧饼是用油酥和面,而且都有馅,馅一般是用肉松、火腿等做成。馅儿不同,价钱也不一样。”她介绍说:“肉松的一块五一个,火腿的一块二一个……”我们迫不及待:“这样吧,先各来一个尝尝吧!”
年少的女子从炉子里拿出几只香喷喷的黄桥烧饼,我们这才近距离看清它的模样:整个黄桥烧饼饼形饱满,色泽金黄,香脆肥润。尤其是这几只刚出炉的,不焦不糊、不油不腻,形色香味俱佳。
慢慢放入口中,顿觉酥酥的,饼馅鲜嫩,葱香可口,满嘴留香。果然名不虚传!我边吃边赞不绝口,老板笑笑,接口说,我这儿的黄桥烧饼,吃过的都说好。这边销量不错,我们每天可卖出几百只呢,生意好的时候,卖到上千只。
女老板看我们吃得陶醉,毫不吝啬地告诉我们烧饼的做法。虽然黄桥烧饼做法简单,可来历却不小。黄桥烧饼与著名的黄桥战役是紧密相连的。1940年,在陈毅、粟裕等直接指挥下的黄桥战役打响后,黄桥镇12个农磨坊,60只烧饼炉,日夜赶做烧饼。镇外战火纷飞,镇内炉火通红,当地群众冒着敌人的炮火把烧饼送到前线阵地,谱写了一曲军爱民、民拥军的壮丽凯歌。
战争是残酷的,它摧毁了无数鲜活的生命,摧毁了许多美好的事物,然而,黄桥烧饼在经受了炮火的洗礼后却声名远播,成了我们今日拿在手里的美食。这次泰兴之行是我的幸运,因为我在品尝美食的同时,外带了一份品味泰兴的历史和文化的馈赠,这样的美事,不是每次都能遇到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