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疆头条讯(文/记者 秦金俐 图/记者 王琦铭)传统摔跤比赛角力正酣,长调婉转,奶酒飘香……6月24日,和静县巴音郭楞乡奎克乌苏村民俗村正式开业,迎来了上千名游客。
一顶顶蒙古包,青草为地、蓝天白云为窗,牧家乐主人忙前忙后,为游客们做着美食。一栋栋精巧整洁、设施齐全的“小别墅”为民俗村增添了时尚气息。民俗村的广场上,马头琴乐声悠扬动听,村民们跳起欢快的舞蹈,大家用最热情的方式迎接远方来客。

远处雪山延绵,近处马儿载着游客在草场撒欢,耳畔回响着琴声和牧民的笑声。来自江苏的游客白秀婷置身其中非常陶醉,她和家人自驾游走独库公路,正好赶上了民俗村首日迎客,就来这里休憩。她说:“这里既有精彩的比赛和歌舞,又有美食和舒适的民宿,身心都得到了放松,为接下来的旅途积蓄了力量。”

奎克乌苏村位于独库公路附近,毗邻巴音布鲁克草原,巴音郭楞乡党委书记孟开巴依尔介绍,该民俗村有100多顶蒙古包,能日接待300余名游客住宿。 除了蒙古包,民俗村还建有5栋家庭式别墅,适合集体出游的游客。

民俗村在此前进行了约一个月的试营业,每天约有200多名游客来此吃饭、住宿,大部分为独库公路自驾游游客。“按往年到村里停留的游客状况看,到七、八月人数还会翻倍。”孟开巴依尔说,今后民俗村将组织牧民每周进行传统民俗表演等。
该乡有1000多名牧民, 旅游业目前已占到牧民收入的50%以上。几乎家家户户都参与到了旅游业中。那仁才次克一家在民俗村有5顶蒙古包,还开了一家杂货店,每天有2000多元收入。她乐呵呵地说:“如今一个月的收入顶过去放牧半年的收入。”
奎克乌苏村的民俗村是和静县建成的第四个民俗村。位于巴音布鲁克镇的土尔扈特民俗村以《东归印象》实景剧常态化演出为主;阿拉沟乡乌拉斯台查汗村民俗村以体验野蘑菇采摘为乐趣;克尔古提乡克尔古提村是徒步、自驾游游客喜爱的休憩地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