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迎泽湖干涸一年后重新开始蓄水
湖里有了水,
整个园子就有了灵气~
据了解,迎泽湖大致有35万立方米,蓄满需要约35万吨水。虽然工程十分庞大,但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、各单位的高度努力下,补水工程一定会按期完成。

迎泽湖补水作业中/摄于9月12日
从大象滑梯到藏经楼,从迎泽湖畔到湖心岛,从摇桨木船到小黄鸭……从去年7月至今日,封园改造已满一年,被原地保留的大象滑梯,一色儿新建的明清仿古亭台楼榭,迎泽公园褪去了繁华,披上了绿衣,怡人的美景让人眼前一亮。

此次改造,从最初设计就明确了高标准目标,绿地扩大,绿量增加,更好地起到生态调节作用。迎泽公园主任王洪告诉记者,迎泽公园总面积63.26万平方米,其中水面16.8万平方米,原有绿地30.7万平方米。一期改造工程结束后,园内绿地面积变为38.01万平方米,新增绿地7.31万平方米,绿化面积达到全园的80%。
改造时间为啥这么久
说起这次改造,不少太原市民都有这样的疑问:为啥改造时间这么长?记者采访得知,首先,上一次公园较大规模改造是2002年的免费开放改造工程,当时拆除了公园的围墙,拆墙透绿,免费向市民开放,距今已经过去了15年。
此次改造之前,公园的地下管网没有形成系统,也缺乏现代化的配套设施,市民朋友们游园时会感觉到路不好走,下雨路面会有积水等情况。还有一些年代久远的树木,刮风下雨时会出现掉枝的现象,对游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。所以,这次改造更为彻底,范围也扩大到全园,改造涉及建筑、道路、广场、绿化、水电、管网、照明、湖水净化等各个方面。
还有一点,与新建公园不同,老公园改造必须处理好改造与保留的关系。为了公园文化传承,此次保留了一些原有的建筑、小品,以及大部分乔灌木,这些也给规划和施工造成了困难。拿树木的保护来说,园内90%的树木都予以保留,改造中,每棵树都缠绕了草绳。
这样,道路、管网放线时必须以不伤害树木为前提,施工时也不得损伤树木。有些地方只能人工施工,材料也只能手推车拉运,不能使用大型机械,这也是导致施工难度加大、工期较长的一个原因。
此外,迎泽湖进行了清污,淤泥晾晒后拉运,并对湖底地形实施了整理和压实。同时,经过专家论证,湖底安装了净水设施,设计成了湖水生态净化系统,最大限度地保证迎泽湖未来高标准的水质水平。
新建景观亮点多
即将开放的迎泽公园增加了那些新景观?这是很多太原市民所关注的。迎泽公园负责人介绍,改造前,在公园西北角有一座假山,是太原人熟知的一处景点,不少外地游客都会在那里合影留念。改造初期,由于假山所在位置恰好为地铁线路衔接处,所以全部实施了拆除。
紧邻迎泽公园的地铁二号线大南门站
改造中,这里新建了一处体现山西风格的山水结构院楼,名为“迎泽阁”。远眺,这处建筑群古朴、大气,院落内有山、有水、有阁,这处建筑群最高点与原先假山的高度差不多,环境却比之前更美。
还有一个亮点,迎泽湖的湖心岛上原先只栽种了简单的植物,还有一个旧的小亭子和小桥,景致搭配很简单。这次改造,湖心岛上新建了一座标志性建筑,叫做“望月阁”,为明清风格,周围还配套了长廊。今后,游客乘游船可以上岛,站在“望月阁”上还可一览公园全貌。
迎泽阁建筑群施工现场
此外,公园内还新建了观澜阁、望远阁、观象台、戏台等明清风格的园林建筑及院落。园内的古建统一采用了明清风格,设计参考了山西民间古建,有浓郁的地方风格,也与藏经楼等老建筑的格调相匹配。此外,在布局上注重呼应,搭配湖景山景,植物障景,高低错落,层次分明。开放后,游客可以漫步园中,赏小桥流水,感受庭院深深;也可登高望远,赏迎泽湖水景风光。
目前,迎泽公园二期改造工程已经启动
计划于明年5月全部完工
10月份全新的迎泽公园又会是什么模样?